今日,电影《美国队长3》正式登陆中国IMAX影院。近几年来随着超级英雄电影的陆续上映,美漫文化借由大银幕魅力更加深入人心,培育出大量粉丝的同时,观影氛围和文化仪式感也更加强烈。
公映第一天,21CBR记者也去看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除了精彩剧情,就是女粉们的连连尖叫了~周末即将来临,咱们今儿个就去看看电影吧~
文21CBR罗东
终于熬到《美国队长3》(下简称“《美队3》”)上映,作为美队粉,记者提前一个星期就去买5月6日零点首映的IMAX票。来到影院,几乎没有空座,人气之高超乎想象,不少观众还挎着队长的盾牌包前来观影。
4月19日,(从左至右)演员塞巴斯蒂安·斯坦、安东尼·麦凯、克里斯·埃文斯和导演乔·罗素亮相北京~
其实《美队3》在北美和中国两大市场还没上映之前,已经在韩国、日本、英国等地上映并创下多地票房纪录,在37个国际市场首映周拿下2.亿美元,在超级英雄电影中的成绩仅次于《复仇者联盟2》、《超人大战蝙蝠侠》、《蜘蛛侠3》(超人、蝙蝠侠、蜘蛛侠基本是美漫人气前三的霸主。)
值得一提的是,《美队》系列的表现属于典型的低开高走。《美队2》豆瓣评分8.0,全球票房突破7亿美元,在漫威阵营里属于“口碑爆棚有惊喜,票房成绩还可以”。但第一部非常惨淡,豆瓣评分只有6.4,全球总票房还不如《美队3》的首映成绩,《美队3》目前豆瓣评分已经是8.5。
事实上,在拍摄《美队1》时,可能漫威都信心不足。但为什么后来人们都爱美国队长呢?
豆瓣评分从6.4到8.5,《美队》经历了什么?对于《美队1》,当时一位豆瓣网友如是评论:“难道是因为都是北美地区,加拿大人喜欢的,影院几乎满座。星条旗飘扬的,是美国英雄主旋律。”
其实,加拿大也有队长,他是加拿大漫画家RonLeishman和艺术作家RichardComely笔下的漫画超级英雄。
美国队长的背景是二战,本来就有激励美国人民士气,弘扬美国精神的目的。
↑在这里小科普一下,美队原型来自这位名叫奥迪·墨菲的美国士兵,在战争中,墨菲却屡创辉煌战果,曾一人射杀了名德军,从而被誉为“史上最强的士兵”。
由于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墨菲几乎被授予了所有一个人可能被颁赠的勋章——33枚美国勋章、5枚法国的和1枚比利时的。墨菲获得了所有的美国战时勋章,这也让他成为美国“获得最多勋章的军人”。
从名称到制服和盾牌,再到队长为美国对抗邪恶力量,都透出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一期《美国队长》漫画,这是年的漫画呐~
相比之下,“逗比”高中生蜘蛛侠、放荡不羁的高帅富钢铁侠、苦哈哈被政府压迫的绿巨人、神话仙宫里的雷神,他们每一个人的特长都比美国队长酷炫多了,美国队长只是“凡人强化版”。
队长在北美的人气不用怀疑,但漫威必须考虑全世界观众的挑剔眼光。所以,在独自成传的漫威英雄里,美国队长是最后一位公映的超级英雄。相比制片方大手笔投入的“前辈们”,年上映的《美国队长》非常寒酸:
接受血清注射的队长
影片采取复古基调,把队长从入伍注射血清成为超级战士到被冰冻直到现代的历史如同完成作业一样展示,对大对头九头蛇的故事走马观花地讲了一遍(但细节还是很用心),整体看下来,只能说是一部《复仇者联盟》的超长预告片。鉴于队长是复仇者联盟的领袖,不拍一部前传显然说不过去,但也就仅此而已。放在其他电影系列,可能第一部这个成绩,不会再有续集。
《复仇者联盟》
队长在漫威大银幕的第二次亮相是在年的《复仇者联盟》。尽管队长是复仇者联盟的领袖,但漫威并未给队长在这一部里特殊照顾,队长的戏份、表演只能说中规中矩,但《复仇者联盟》口碑票房双丰收。
或许是发现美国队长在北美外的观众心中,口碑没有那么糟,漫威终于在年的《美队2》发大招了。
同《美队1》的复古不同,《美队2》有鲜明的现代谍战风格,剧情张弛有度,颜值(美国队长和黑寡妇)、笑料、情怀(队长看望她已经百岁高龄的初恋)、动作、大场面都有,可以说对队长的情感、价值观、能力完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展示,实属难得。至此,队长在荧幕里重回复仇者联盟的一哥位置。
之后的《复仇者联盟2》虽然在票房上依旧大红,但口碑有点强差人意。已经积累了足够多人气的美国队长,在《复仇者联盟2》里全面展示了自己的复仇者联盟领袖位置,剧中还不时穿插一些桥段,表达他和复联另一位核心人物钢铁侠之间的冲突,这种表达是为了复仇者内战做铺垫。
队长与钢铁侠怒目相对~~~
理论上,复仇者冲突这么重要的事件应该拍成《复仇者联盟3》,但漫威直接把这个故事情节放进了《美队3》,可见它有多受漫威重视。
而且,在这集里,蜘蛛侠正式回归漫威大家庭。蜘蛛侠本是漫威旗下最有人气的超级英雄,但因版权问题,一直游离在漫威大家庭之外。《美队3》是蜘蛛侠在漫威系中的首次亮相,这更增加了人们对《美队3》的期待程度,在首映时,钢铁侠说要找个帮手,而镜头里出现“纽约皇后区“(蜘蛛侠所在地)时,影院内掌声雷动。
总结起来,每一部《美队》的作用是酱紫的:
1、《美队1》负责铺垫,讲清历史,给北美外的观众讲述队长几乎完美的人格是如何长成的;
2、《美队2》展示队长各项能力、政治观念,以及注入了大片气质;
3、《美队3》承上启下,为漫威宇宙的新纪元做铺垫。
由此看来,《美队》的火爆离不开漫威的成功布局,但队长角色本身的魅力可能被严重低估。
完美的英雄,有着抹不掉的悲剧色彩有人说美国队长是典型美式英雄,脸谱化到无以复加,但思考一下内战起因,就可以发现并非如此:本来最拥护党的队长坚决站在政府的对立面,难以管束的钢铁侠却是政府的拥护者。
我们熟悉的美式英雄都是孤胆英雄,但也有不同:
一种是施瓦辛格、史泰龙式的“一根筋”的肌肉硬汉,这些形象多见于90年代的好莱坞动作片的黄金时期;
一种是浪子回头式的主人公,影片前段他可能是叛逆、玩世不恭的,在世界面临危机时逐渐转变成“救世主”,这也是好莱坞最喜欢使用的主人公剧本:
90年代的《虎胆龙威》、科幻英雄电影中新《星际迷航》、《环太平洋》、漫威系的《雷神》、《钢铁侠》主人公都符合这个规律。如队长这么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其实很少,观众可能更喜欢反差强烈的形象。
但美队的魅力恰恰因为他几乎完美的人设。
在《美队1》中,还没注射血清成为超级战士的史蒂夫·罗杰斯一心入伍,博士问他想不想杀敌,他回答不是想要杀人,而是想拯救人。
这构成了第一个强烈的戏剧冲突:一个连街头混混都打不过的瘦小男孩想保护世界,且毫无私欲。当教官测试士兵勇气的时候,那些壮汉们看到加手榴弹纷纷躲开,只有队长扑上去用身体挡住手榴弹。
塑造高大全英雄形象对于编剧们来说十分棘手,但我们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完美英雄的梦想,美国队长就是那个梦想的荧幕影射。
而与那些孤胆英雄截然相反的是,美国队长是一个完美的战术大师和指挥官,而且受到所有队员的信服,要知道,复仇者们也个个孤傲。这其实也反美式主旋律。
另外一个巨大的冲突是队长与他的悲剧色彩。当他注射血清成为超级战士后,发展方向应该是帮助盟军战胜纳粹,走上人生巅峰赢娶白富美,但还没来得及赴会,就因驾驶战斗机冲向冰川导致一睡就是七十多年。他醒后第一句话就是“我错过了个约会。”
整个《美队》系列其实都笼罩着一丝悲伤氛围:这个完美战士很孤独。漫画里,内战尾声,队长眼看复仇者的分歧给平民造成了伤害,决定投降,而被敌人九头蛇杀害,更是令人哀伤。
美队是诞生于二战的古老角色,竟同时身兼现代年轻人最爱的两个元素:穿越、基情(和冬兵),这也是巨大反差。
当然,美队如此受欢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小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只要看到克里斯·埃文斯那美好的肉体就好了嘛(前面写了那么多其实都是为了稿费好吗!)↓
再给大家一个福利↓
片名《床伴逐个数》,不谢~~
放个预告片儿~准备去电影院的娃,戳开看看再走呗~~
联系作者:luodong
21jingji.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