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这里是Jeremy
上一期的推送里预告了本期的内容
没错
它就是
笔记本电池
笔记本的电池虽然已经从镍氢进步到了锂电
还有了控制电路
但是使用它的习惯不好
它也是会发脾气的
所以今天在这里Jeremy说一下自己对于笔记本电池保养的一点拙见
字是手码的,如有错误轻喷
想认识笔记本电池并不难,因为现在的笔记本用的是锂电池,锂电池大家都很熟悉,手机用的也是锂电池。但是锂电池是个坏脾气(当然,没有镍氢坏):过充了是吧,我炸!过放了是吧,我死!过热了是吧,我再炸!过于频繁充电是吧,我夭寿!所以研发电池的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给它装上了一个电池管理系统(BMS),它有以下几个功能:
1.防止过充和过放
大家都知道,电池充满了之后会显示电量%(这不废话么),但是这个%真的是满电了么?不见得。事实上用这个图可以说得清楚些:
可以看到这个上面有三种颜色的条:绿色的%是你显示的%,但很明显,电池并没有充满(到标称容量),而且也不可能充得到橙色那部分,因为BMS自带有过充过放保护,顶破天充到黄色那部分就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锂电池过充。过放同理,当你看到电池到1%将要挂掉的时候,它只是在告诉你:兄dei,快充电啦,不然就过放了。所以有时电池最后的1%总是很耐用,就是因为你用到了用户显示那0%前面一点点的地方(黄色那部分),这时由于电量估计(没错电池电量是估计出来的不是测出来的)的不确定性,所以电池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后再挂掉。
2.控制充电电压
你也许会纳闷:为什么电池在最后10%充电巨慢,在中间一段充电特别快?其实是因为BMS控制下电池充电是分这么几段der,以从0电开始的完整充电过程为例:1.预充电阶段:因为锂电池的暴脾气(能量大),直接快速充电不仅损害电池,而且危险,所以最开始的5%-10%左右的电会以一个较小的电压充电。2.加压充电阶段:过了10%,充电电压会逐步上升,这一段就是我们直观看到的充电很快那一段。3.稳定充电及降压阶段,到这里电池大概已经充了80%的电,此时电压会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继续充电一段时间,之后为了保护电池防止过热危险,电压逐渐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直至充满。
3.控制电池和外接电源之间的切换
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也有过):接上电源充满电之后是使用电池里的电呢还是继续用外接电源的电?答案是:只要你接了电源,就是用外接电源的电,而这也是BMS的功劳:外接电源充电时,电压较高,有一部分用来给电池充电,另一部分(大部分)直接给电脑供电,此时电池并不消耗(自耗忽略的话)。
电池阈(yu第四声谢谢)值:emmm,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假设你设置的电池阈值是20%-80%,那么如果在20%以下电量时接通电源,那么电池便开始充电,直至充到80%停止充电。如果在20%-80%之间接通电源,那么电池将不会充电,此时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现在新版本的win10没有设置电池阈值的选项,系统有一个默认的阈值,据说是95%-%而且没有阈值下限。所以目前的电脑接上电源基本都会充满电。设置好的阈值的意义在于减少电池充放电次数(浅放电之后再插电源如果没有阈值的话等于浪费一次充放电次数),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电量估计:没错,目前大多数手机电脑的电池电量是估计出来的。也许你会说测电压不就好了,电压高了不就有电,电压低了不就没电了么?Naive!手机电脑里安装的应用软件都会有一个耗电排行,当你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时放电量是不一样的,而且电池也不一定以恒定电压输出,再加上电池本身衰老的问题,这电量当然只能估计啦。当然目前一些高端机已经开始用实时监测电流然后微积分的方式精确估计电量,但是只限高端机.....
有了上面的一些理论的准备,下面就开始说一下一些使用习惯的建议:
1.电池寿命是由充放电次数决定的,而不是你用了多久决定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充分利用电池电量(如果不插电用的话),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浅充浅放的习惯(充电不充满,放电不放完,跟电池阈值的设计目的差不多)
2.新电脑到手一般是还有电的,建议把电用完(到自动关机),然后充分充电,充大概8h-10h。
3.关于长期插电使用到底要不要拆卸电池的问题(电池不可拆卸的请忽略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拆也没什么,上面说BMS会在充到电池阈值后自动断电然后使用外接电源。拆也可以,不过如果生活在那些电压不稳定地区的同学建议不拆,因为万一停电了电池还能供电而不至于断电。
4.长期不用电脑的话还是把电池拆下来的好,如果长期不用的电池再次启用时需要重新激活电池,具体做法跟第二点一样不过要重复三次。
TheEnd,Thanksforreading
(终于写完了wsl)
白癜风治疗体系与技术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